GJBJ 2749-1996 建立测量标准技术报告的编写要求
ID: |
9BA305FDD62846218B602F46E2CB0FD4 |
文件大小(MB): |
0.53 |
页数: |
18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7-14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FL 0150 GJB/J 2749-96,建立测量标准技术报告的,编写要求,Requirements of preparing technical report,for setting up measurement standard,1996-10-03 发布1997-05-01 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建立测量标准技术报告的,编写要求 GJB/J 2749-96,Requirements of preparing technical report,for setting up measurement standard,1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建立国防测量标准(又称计量标准)时编写建立测量标准技术报告(以下简,称建标报告)的内容、格式和要求,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国防计量技术机构建立测量标准,2引用文件,GJB2715-96国防计量通用术语,JJG1O22-91计量标准命名技术规范(试行),《国家军用标准编写的暂行规定》1990年3月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3定义,本标准应用的计量术语按GJB2715的定义,4 一般要求,4.1 建标报告的编写和审核,4.1.1 国防计量技术机构建立测量标准应编写建标报告。建标报告是测量标准的重要技术文,件,应按本标准规定编写,4.1.2 建标报告应经申请建标的计量技术机构技术负责人审核,4.2 建标报告的构成及格式,4. 2.1建标报告应包括封面、目次、测量标准概述、测量标准性能、构成测量标准的测量器具,及配套设备、检定人员、测量校准(检定)环境条件、测量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测量标准重复性、,测量标准稳定性、测量标准不确定度的验证、结论和附录,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996-10-03发布 1997-05-01实施,1,GJB/J 2749—96,4.2.2建标报告的格式见附录A(补充件),4. 2. 2.1建标报告内容从一到十一栏均用粗实线闭合,4. 2. 2. 2建标报告用幅面184mm X 260mm规格纸张编写,4. 3建标报告中数值等的表述要求,有关数值、代号、公式、图、表和注的表述以及标点符号和简化字的使用应符合《国家军用,标准编写的暂行规定》的要求,测量单位和单位符号应符合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5详细要求,5.1 封面,5.1.1 封面内容包括国防计量、建立测量标准技术报告标题、测量标准名称、计量技术机构名,称、编写人及编写时间、审核人及审核时间,5.1.2 测量标准名称按照JJG 1022的原则命名。校准装置名称可参照JJG 1022中检定装置,的原则命名,5.1. 3计量技术机构一栏填写上级主管部门正式批准的计量技术机构全称,并加盖计量技术,机构公章,5.1.4 编写一栏填写建标报告的编写人。编写人应是从事该测量标准研制或使用该测量标准,进行量值传递工作的计量人员,编写人一般应取得与该测量标准相应的专业项目的国防计量,检定员证,5.1.5 审核一栏填写建标报告的审核人。建标报告的审核人应是编写建标报告的计量技术机,构的技术负责人,或本专业的技术负责人,5.1- 6日期一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1996年02月01日,5.1.7封面中“国防计量”用小1号黑体字,“建立测量标准技术报告”用2号黑体字,其余“标,准名称”等用3号楷体字,位置尺寸见附录A(补充件),5.2 目次,5.2.1 建标报告应编写目次,5.2.2 目次中的小标题与页码之间用符号“.”连接。如:一、测量标准概述 (1),5.3 测量标准柢述,5. 3-1说明建立测量标准的目的、意义和用途,5.3.2 概述测量标准的组成和工作原理,5.3.3 简要说明使用该测量标准开展校准(检定)工作主要项目的校准(检定)方法(必要时可,画出框图),以及依据的最新检定规程(方法),5.4 测量标准性能,说明整套测量标准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参数、相应的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及限定条,件等,5.5 构成测量标准的测■器具及配套设备,5. 5J构成测量标准的测量器具及配套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生产国别及厂家、,研制或购进时间及相应的测量范围、允许误差极限、校准(检定〉的计量技术机构、校准(检定),2,GJB/J 2749—96,时间和证书号按附录A(补充件)相应栏目填写,5. 5. 2测量标准中复现量值的测量器具,具有多个或多台同类型测量器具时应分别填写,5. 5. 3测量标准中的测量器具和主要配套设备都应有校准(检定)证书,所填写的校准(检定),证书号应为完成编写建标报告时有效期内的校准(检定)证书号。其中主要测量器具的校准(检,定)证书号一般应填写高一级测量标准的计量技术机构出具的校准(检定)证书的编号,5. 6检定人员,5. 6.1写明检定人员的姓名、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年限、校准(检定)专业项目和检定员证,号,5. 6.2应填写两名或两名以上从事该项测量标准操作的检定人员,5. 6.3检定人员应持有符合规定的国防计量管理机构颁发的国防计量检定员证。计量检定员,证号应填写国防计量检定员证编号,5.6.4检定人员所从事的检定专业项目应经考核合格,并与该项测量标准开展的校准(检定),项目一致,5.7校准(检定)环境条件,5. 7.1使用和保存测量标准的环境条件应符合检定规程(方法)和有关规定的要求,5. 7.2开展校准(检定)工作的环境条件应按影响校准(检定)结果的主要影响量(如温度、湿,度、振动、电磁场等)逐项说明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对于能测量的影响量,应说明实测结果,18测……
……